東坑鎮簡介

    東坑鎮位于東莞中心地帶,交通便利,歷史悠久,美麗富饒,嶺南農耕文化源遠流長。二月初二“賣身節”歷久彌新,長盛不衰,已成為東莞市盛大傳統節日,并享譽省內外。
 
    在發展的長河中,東坑人民敢為人先、搶抓機遇,乘著改革開放的強勁東風,發揮毗鄰香港的區位優勢,大膽改革,打基礎、辦實業、惠民生,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、招商引資,實現了工業發展的歷史跨越、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、經濟社會的轉型升級,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,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輝煌,如今的東坑已從一個傳統農業小鎮演變成一個初具規模的工業城鎮,經濟社會會得到快速發展,處處洋溢著生機和活力,成為了“中國千強鎮、全鎮老齡工作先進單位、全國愛老助殘老主題教育活動先進組織者、省通訊電子技術創新專業鎮、省文明鎮、省文明鎮、省衛生鎮、省教育強鎮”。
 
    站在時代的新起點,在“東莞高水平崛起”的戰略引領下,東坑正厚積薄發、主動出擊,致力推進經濟社會轉性發展、科學發展、優勢發展,全力推進“建設幸福新東坑,實現科學新發展”的偉大進程,吹響了新一輪發展的號角,正向“跨入全市中等鎮(街)發展序列”的宏偉目標邁進。
 
    東坑鎮地處“廣深港”黃金走廊,位于東莞地理中心,毗鄰中國最具發展潛力的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“松山湖產業園”,西接嶺南特色生態旅游及現代產業發展配套服務新區“東莞生態園”,北距省會廣州市70公里,南至深圳特區60公里,東靠東莞火車站僅8分鐘車程,鎮內東坑大道貫穿南北,道路四通八達,交通十分便利。
建設省電子專業鎮 打造通訊產業集群
   
    近日,東坑獲評“廣東省技術創新專業鎮”。東坑從農耕古鎮發展成現代化工業城鎮,并逐步實現通訊電子專業鎮的蝶變,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喜人變化。東坑鎮為適應當前發展時勢,提出了“創建通訊電子產業技術創新專業鎮”,堅持以“做規劃、建園區、引項目、搭平臺、建隊伍、造品牌”18字工作方針,計劃用2至3年的時間建設通訊電子專業鎮。
 
    從改革開放初期起步,到上世紀末發展為集群經濟的重要載體,廣東專業鎮正迎來空前的變革,一場促產業升級、謀發展方式轉變的攻堅戰,正在向縱深推進。
 
    目前,東坑已成為專業鎮的一員,通訊電子產業專業鎮的獲批為東坑未來的發展定下了方向。東坑審時度勢,立足新起點,確立新思路,再跨新征程,堅持一手抓發展,一手抓建設,努力加快東坑經濟社會的發展步伐。
 
    東坑為確保經濟的快速發展,該鎮大力抓好通訊電子主導產業的發展。著力打造通訊電子技術創新專業鎮的發展平臺,積極為通訊電子企業技術創新提供優質服務,促使企業更快更好發展。同時加大招商引資力度,建設好工業園區,把企業逐步引進園區落戶,構建通訊電子產業城,把東坑打造成為專業強鎮。
 
    其實,專業鎮經濟和改革開放初期興起的“村村點火,戶戶冒煙,遍地開花”的企業最大的不同,因為它是一種新的經濟形態,它同初期鄉鎮企業發展模式不同的是,原來的企業對產業是沒有選擇的,產業、產品趨同的現象也很普遍,產業、企業之間也缺少聯系和分工,還談不到專業化分工。
 
    而專業鎮經濟不同,是一種“產業集群”,加快專業鎮建設不僅有利于資源的合理有效配置,而且有利于優化產業與產品結構,提升企業和產業競爭力,促進區域經濟發展。這種經濟形態“是指在某一特定領域內互相聯系的,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機構的集合?!?/span>
 
    對于主導產業有一定基礎,但優勢不是很明顯的專業鎮,要因地制宜,有效整合資源,制訂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,引導適合當地發展的企業及相關企業不斷集聚,朝產業集群方向發展。
 
    然而搞專業鎮要科學規劃,分步進行,走可持續發展道路,不能一哄而上,遍地開花,要結合主導產業和特色經濟的規模、結構及生態環境,做好產業發展和城市建設“兩個規劃”。根據當地主導產業和特色經濟發展及城鎮發展的需要,堅持以人為本理念,對專業鎮經濟發展、產業結構、生態環境、城鎮建設等方面進行科學預測和分析論證。
 
  東坑的專業鎮之路已經啟程,新征程催生新動力,新使命呼喚新作為,專業鎮的建設必將推動東坑跨越式發展,實現中等發展鎮街序列的目標。
人妻天天爽夜夜爽一区二区